艾草,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,分布于欧洲及亚洲地区。一般用于针灸的“灸”。所谓针灸其实
分成两个部分。“针”就是用针刺穴道,而“灸”就是用艾草点燃之后去熏、烫穴道,穴道受热固然有
刺激,但并不是任何纸或草点燃了都能作为“灸”使用。艾草的气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。艾草中文名:
艾草 。植物界 ,被子植物门 , 双子叶植物纲 ,菊目 ,菊科,蒿属。
艾草(ài cǎo ),物种名称:艾 Artemisia argyi。
别 名:冰台、遏草、香艾、蕲艾、艾蒿、艾﹑灸草﹑医草﹑黄草﹑艾绒、艾叶、青、蒿枝、萧 。
科属分类:菊科, 蒿属。出处:鲁迅 《故事新编·非攻》:“ 墨子让耕柱子用水和着玉米粉,
自己却取火石和艾绒打了火,点起枯枝来沸水。”蕲艾:湖北蕲艾,是最好的艾。艾灸时渗漏力强于其
它艾。端午节艾草是重要的配物之一。
艾草也是一种很好的食物,在中国南方传统食品中,有一种糍粑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原料做成的
【参见艾糍】。即:用清明前后鲜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,包上花生、芝麻及白糖
等馅料(部分地区会加上绿豆蓉),再将之蒸熟即可。在广东东江流域,当地人在冬季和春季采摘鲜嫩
的艾草叶子和芽,作蔬菜食用。
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,每至端午节之际,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“避邪”,干
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,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。艾草性味苦、辛、温,入脾、肝、肾。
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艾以叶入药,性温、味苦、无毒、纯阳之性、通十二经、具回阳、理气血、逐湿
寒、止血安胎等功效,亦常用于针灸。故又被称为“医草”,现在台湾正流行的“药草浴”,大多就是
选用艾草。关于艾叶的性能,《本草》载:“艾叶能灸百病。”《本草从新》说:“艾叶苦辛,生温,
熟热,纯阳之性,能回垂绝之阳,通十二经,走三阴,理气血,逐寒湿,暖子宫,……以之灸火,能透
诸经而除百病。”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,有通经活络,祛除阴寒,消肿散结,回阳救逆等作用。 |